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素有“内蒙古粮仓”“中国黄牛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大市,粮食和肉类产量一直稳居全区首位。近年来,通辽市立足区域肉牛产业发展优势,全力推动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夯实秸秆饲料化基础设施,聚焦玉米秸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提升秸秆饲料化高质高效利用水平。2022年,通辽市秸秆产生量1069.63万吨,可收集资源量969.36万吨,利用量890.23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1.84%,饲料化利用率为79.09%,饲料化利用的秸秆占全市粗饲料供应总量的34%。
一、强化示范带动,扎实推进项目落实2017年以来,通辽市积极争取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1.45亿元,先后在通辽市8个旗县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为保障项目实施,市农牧局成立专班,实地调研指导。各项目旗县分别成立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加强监督指导,确保项目实施不走样。实施方案编制前,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农户需求,先由养殖户、养殖合作社及收储运企业(合作社)提出申请,村镇筛选后,逐级汇总后上报旗县农牧局。经专题会议研究,确定补贴主体并在旗县农牧局门户网站公示,形成初步方案。市农牧局组织行业专家进行评审论证批复,确保项目实施效果。
二、强化政策支持,着力培育秸秆收储运用体系通过项目支持,全市秸秆收储运企业、合作社的离田、运输、销售等社会化服务能力逐年增强,形成覆盖全域的服务网络。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年秸秆收储运能力在1万吨以上的秸秆收储运企业30个,5万吨以上的秸秆收储运企业4个,秸秆收储运用机械设备237台套。依托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累计购置青(黄)贮饲料收获机、秸秆捡拾打捆机、牧草收获机、铡草机、饲料(草)粉碎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等7902台套,秸秆从田间收获、加工、储存、运输已经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形成覆盖全域的秸秆收储运用服务网络。
三、强化设施建设,提升秸秆饲料质量为不断提高秸秆饲料质量,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和粮改饲等项目,全市累计新建秸秆饲料储存棚120万平方米,新建秸秆饲料青(黄)贮窖池60万立方米,解决了农村牧区近3000户500万立方米秸秆饲料的存放问题,秸秆饲料露天堆放造成的营养流失、变质、风化等难题得到了解决。
四、强化技术指导,保障秸秆饲料化应用水平将秸秆饲料舍饲养牛养羊技术、玉米秸秆黄贮技术等作为全市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和全市科技培训主要内容。每年秋季举办秸秆饲料化制作及储存技术现场培训班不少于100场,实现养牛重点乡镇全覆盖。每年印发秸秆青(黄)贮饲料制作、贮存、利用技术手册10万册以上。同时,还利用农技推广平台、微信、快手及其他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培训,每年线上观看人数都超过15万人次。
五、强化以禁促用,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结合国家和自治区禁牧、草畜平衡政策,积极推动养殖主体发展舍饲圈养,秸秆饲料作为主要粗饲料来源需求量逐年增加。通过提升秸秆饲料产业化水平,目前广大农牧民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焚烧秸秆做饭取暖的习惯,农田和村庄里已见不到用作燃料的秸秆垛,秸秆变成了宝贝,成为全市肉牛养殖的最主要饲料。全市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较2017年提高5个百分点。生态效益方面,通过秸秆饲料化过腹还田、秸秆粉碎还田以及残茬还田,进一步减少了化肥使用量,秸秆成为提升耕地质量的主要来源,有力促进了农业绿色循环发展。经济效益方面,秸秆饲料化利用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秸秆价格逐年攀升,秸秆田间价格达到100元/亩左右,秸秆打捆套袋青(黄)贮饲料包在220元/亩左右,秸秆饲料干草捆价格800元/吨左右,秸秆及饲养牛羊产生的经济效益成为农牧民重要收入来源。社会效益方面,秸秆也是“宝”的观念得到全社会认可,广大农牧民秸秆资源化利用意识普遍得到加强,有效遏制了露天焚烧秸秆行为。下一步,通辽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对通辽市打造“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的要求,继续做好秸秆饲料产业化这篇大文章,全力打造中国北方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石家庄宏胜达新能源有限公司,遵循可持续化发展要求,专注生物质能源的研究,现主要生产大力士生物质燃烧器、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生物质能源设备;如果您的生物质燃烧器使用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您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