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初步探索了一批发展模式
各地立足自身优势,多措并举,吸引资源要素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聚集,探索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技术支撑更加有力。福建省集成推广应用“无化学肥料、无化学农药”生态技术,有效提升茶叶、蔬菜等农产品品质。北京市强化基因组学、生物信息等新技术应用,全市5%的农作物完成全基因组深度鉴定,24%以上的农作物构建了DNA指纹数据库,农作物性状在短期内得到快速改良。
金融带动势头良好。山东省创新“强村贷”“惠农e贷”等金融产品,借助“信贷直通车”活动,推动资金投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品牌引领作用明显。甘肃省探索创新“省级‘甘味’公用品牌+市县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品牌营销模式,推广VR、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数字化营销,扩大“甘味”系列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引领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在全省铺开。
(三)
初步打造了一批平台载体
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更大范围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
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建设,遴选确定11个品种109个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建设100个绿色生产标准化基地、150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6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全产业链综合园区逐步培育,在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率先选用新品种新技术,全域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全年共打造697个各类综合示范样板。
(四)
培育壮大了一批知名品牌
把品牌打造作为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重要举措,加快创响一批精品区域公用品牌、优质农业企业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让更多农业品牌成为地域名片和金字招牌。
区域公用品牌更亮。推动发布首个品牌行业标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指南》,组织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中央财政投入7.8亿元,打造24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蒲江雀舌”“安岳柠檬”等区域公用品牌入选首批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目录。
企业品牌更响。引导新认定的41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企业品牌,“北大荒”“五常大米”“金华火腿”等企业品牌家喻户晓,享誉海内外。
产品品牌更优。以742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主体,新认证绿色、有机等农产品2.3万个,总数达到5.9万个。
二、聚合力量推进,扎实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
(一)
加强顶层设计
坚持高起点高站位谋划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明确“十四五”时期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规划引领明确方向。将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行动纳入《“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重点任务,明确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实现路径,提升农产品绿色化、特色化和品牌化水平。
建立清单细化任务。以部办公厅名义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建立重点任务清单,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到相关司局,落地到重点区域,逐项逐区推进落实。
健全机制压实责任。制定《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进方案》,召开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现场会,发挥行政推动作用,层层落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
石家庄宏胜达新能源有限公司,遵循可持续化发展要求,专注生物质能源的研究,现主要生产大力士生物质燃烧器、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生物质能源设备;如果您的生物质燃烧器使用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您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