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何观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
观测农田CO2、N2O和CH4等常见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主要包括通量箱法、微气象法、遥感反演法等,后来延伸发展了10多种温室气体观测方法。通量箱法中的静态箱法(密闭箱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将密封的箱子罩住观测土壤表面,使箱内气体与外界无任何交换,每间隔一定的时间从箱内用取样器(例如注射器)抽出一定量气体样品,将气体样品带回实验室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分析,从而计算出温室气体的排放速率。
4农田土壤碳库有多大?其在农业发展中是如何变化的?
全球农田耕地总面积约为13.7亿公顷,其有机碳储量在表层0~1米范围内约为1700亿吨,占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10%左右。农田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最易受人为干扰的碳库(短时间调控),据估算,由人类活动(耕作、施肥等)所导致的全球土壤有机碳损失约占土壤碳库的5%。通过合理农田技术(合理土地利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少耕或免耕等管理措施)全球农田有机碳每年可提升4亿~8亿吨,减排潜力每年高达55亿~60亿吨CO2当量。
5如何使农业成为碳汇?
农业是大气温室气体的一个重要的源,同时也是大气CO2的一个重要的汇。通过人为管理,一方面减少农业来源的温室气体(如)排放,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作物生产力和提升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的碳汇效应,这些农业措施主要包括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施用生物质炭、种植绿肥等。此外,采用合理轮作、粮肥间套作、果园生草覆盖、减少水土流失、节水灌溉等技术也是增加土壤碳汇效应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
01不同农作制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有何不同?
不同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水稻生长季由于长期淹水,稻田会产生大量的CH4排放。双季稻与单季稻相比,由于淹水时间更长,所以产生的CH4量更大,而N2O排放量则相反;小麦、玉米及豆科类作物等旱地作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以N2O为主;但在相同的农业管理措施下,豆科作物生长过程中N2O的排放量低于小麦和玉米等作物。
02什么是农业固碳减排?
农业固碳减排包含农业固碳和减排两个方面。农业固碳是指将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温室气体以有机碳或植物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土壤、植被及其凋落物中;农业减排是指通过合理农业管理措施以减少农业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农田固碳减排措施主要包括:优化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合理灌溉与施肥、秸秆覆盖、秸秆炭化还田、改善反刍动物饲养模式、开发新能源等。
03实现低碳农业有哪些途径?
低碳农业中的低碳是指低碳排放。减少碳排放的技术途径都是低碳农业的关键技术。减少农业生产中化石能源的使用王要表现为少、免耕,采用秸秆还田的保护性耕作既减少了农用机械的化石能源投入,又增加了土壤碳汇,是低碳能源的常规途径。畜禽废弃物沼气化处理,既增加了可再生能源,又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质资源,替代化肥而减少氮肥N2O排放,还增加了土壤碳汇。再如,秸秆等生物质废弃物炭化生产生物质炭,既增加稳定的土壤有机碳汇,又与化学肥料混合生产炭基肥,可以大大减少化肥施用及由此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于不同的农业区和不同的作物,低碳农业的具体技术模式需要因地制宜地示范推广。
04为什么农业双减是碳中和的主要途径?
化肥和农药施用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管理措施,其大量施用将导致农业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化肥和农药的生产过程需要耗费能源,这个过程会产生碳排放;另一方面,农田中施用的氮肥,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生N2O排放。因此,降低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同时,双减措施也会减少面源污染和湖泊的富营养化,起到减排与降污协同的作用。
05农业固碳技术有哪些?
农业生产中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可以增加农业固碳潜力,主要的固碳技术有: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地表覆盖、少免耕等)、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秸秆粉碎抛撒、机械还田等),牧草生产固碳技术(切根改良、免耕补播、混播建植、草田轮作等),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生物质炭农田施用等),沼肥综合利用技术(以沼肥部分替代化肥,提升土壤固碳能力),渔业综合养殖碳汇技术(碳汇生物种类、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等)等。
石家庄宏胜达新能源有限公司,遵循可持续化发展要求,专注生物质能源的研究,现主要生产大力士生物质燃烧器、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生物质能源设备;如果您的生物质燃烧器使用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您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