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不少农民索性一烧了之,导致空气污染,影响交通安全。还有村民烧秸秆时,火苗仗着风势蔓延开来,把别人家尚未收割的小麦燎没了,引发邻里纠纷。“一株成熟小麦,除去头部麦穗后,剩下的就是秸秆。”阜南县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室负责人王建东说,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空气,还使地表温度急剧升高,导致土壤板结加重、肥力下降、微生物层受破坏。通过镇村干部劝导、监管,有些村民不再露天焚烧秸秆,但将秸秆堆放在河沟中,长期浸泡腐烂后造成水体发黑发臭。既不能一烧了之,也不能一抛了之,麦收后的秸秆该何去何从?阜南县着力在“疏”字上找出路。2017年7月,阜南县被确定为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阜南县2017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提出,“单个收储转运企业或经纪人销售秸秆达到2000吨及以上的,县财政根据出售正式发票并经乡镇核实后按每吨15元奖补。”
秸秆收储、销售有了奖补政策,这让常年跑运输见多识广的骆海建嗅到了商机。他转型当起了秸秆经纪人,先是租用搂草机、打捆机等建起一支秸秆收割队,收储后销售给有需求的企业。随着收储规模扩大,骆海建开始购置农机,并于2019年10月牵头成立了阜南县海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每年夏、秋农作物收获前夕,骆海建都会走村串户与农民签订秸秆收储合同。今年夏收期间,海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秸秆收储订单超过5万亩,覆盖阜南县3个乡镇的10多个行政村。今年,王寨村种植小麦5000余亩,每亩小麦通常产生400斤左右秸秆,海建农机专业合作社进村收储,只需一周即可完成清运打捆。“过去一烧了之,后来想烧不敢烧,如今不舍得烧。”刘维付见证了乡亲们对秸秆的态度之变。
阜南县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苗集生物天然气站站长刘明在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储——形成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秸秆收集体系,变露天堆放为专业存储,畅通秸秆由田间进车间的“最初一公里”夏雨骤至,骆海建披上雨衣,沿各收储仓库逐一巡查:抬手拽拽雨布,将秸秆垛子盖得更严实……一路巡查下来,骆海建未发现漏雨渗水点。这座位于王化镇的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占地面积23亩,收储量超过4000吨,收储范围覆盖方圆7公里内的农田。
“秸秆收得来,更要储得好。”骆海建说,夏收通常在汛期,过去秸秆露天堆放,遭遇强降雨后浸泡发霉影响品质,改善秸秆收储条件势在必行。2018年8月出台的《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按照合理半径规划建设规范的秸秆收储点,形成县有龙头企业,乡镇有标准化收储中心,村有固定秸秆收储点的收储运网络”“鼓励社会力量和企业资本投入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政府给补贴,村里优惠多,我们经纪人投资意愿也高,这不,秸秆‘住’进了遮风避雨的专属仓。”
骆海建说,王化镇秸秆收储中心于2020年11月建成投用,总投资220余万元,其中政府专项奖补60万元,收储中心所在的王寨村则按每亩每年900元的优惠价格流转了设施用地。步入这座不锈钢顶棚高达6米的收储仓库,只见一捆捆秸秆整齐码放成垛,一台台高位叉车往返穿梭作业,经电子地磅称重后,秸秆即可入库收储。骆海建带着记者边走边看:秸秆草垛之间预留了消防通道,每隔一定距离都装配了消防栓、增压水泵等设施,仓库内还安装了摄像头,方便实时了解仓内情况。
2021年12月,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点建设技术导则》,从选址、布局、安全防控等多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如今,海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分别在阜南县苗集镇和王化镇建成两个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总仓储面积达4000平方米,秸秆存储能力逾万吨。“仓储建在田间地头,打通了秸秆由田间进车间的‘最初一公里’。”
骆海建手持测水仪对秸秆随机“体检”,数据显示含水量均在15%左右,可以直接加工。走出仓库,机声隆隆,工人们正忙着进行秸秆粉碎作业。收储中心这样的初加工,既能缩小秸秆体积、降低运输成本,还能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工棚另一侧,几名工人正在为打捆机、搂草机等装备加注机油,开展例行维修保养。“装备跟得上,秸秆才能收得好。”骆海建说,合作社目前有打捆机、搂草机、转运车、叉车等秸秆处理设备110多台(套)。购置秸秆处理设备,能享受几类奖补。
骆海建将一张2018年9月14日开具的秸秆处理设备购置奖补明细单递给记者,各项优惠一目了然——这台打捆机总价10.8万元,其中国家农机补贴3万元,阜南县财政补贴1.17万元。据阜南县农业农村局统计,2020年至2021年,阜南县对秸秆标准化利用企业、标准化收储中心的设施设备奖补资金达2500余万元。目前,依托44个农机合作组织和8家企业,阜南县建起27个标准化收储中心、84个乡镇级秸秆收储站、320个村级秸秆收储点,投用2万台(套)农用机械参与秸秆打捆、运输工作,形成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秸秆收集体系。
阜南县海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骆海建在检查秸秆质量
用——因地制宜探索“草变气”“草变电”“草变肥”等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包袱变成了财富“啪”,燃气灶开关打开,淡蓝色火苗蹿出——58岁的王寨村村民李国灵在蒸锅里放上一屉馍馍,几分钟便馏好了。“这是我们庄稼地里‘种’出的天然气。”
过去几十年用秸秆生火做饭的李国灵笑着介绍,天然气由阜南县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供应,主要生产原料正是秸秆。今年,李国灵家种植小麦26亩,夏收前即与骆海建签订了秸秆收储合同。秸秆运往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制成天然气后,又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千家万户。记者搭上骆海建的秸秆转运货车,不一会儿便驶入了阜南县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苗集生物天然气站。厂区由秸秆疏解、固液分离、沼气发电机组等车间构成,可24小时不间断生产生物天然气。骆海建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开始卸车,秸秆首先将被碾磨成5毫米左右的小段,随后与畜禽粪污搅拌混合,经厌氧发酵后生成生物天然气。
“今年以来,合作社已向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出售秸秆5600多吨。”骆海建说。阜南县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苗集生物天然气站站长刘明介绍,站点日消耗秸秆150吨,生产出的沼气经脱硫、脱碳提纯后,甲烷含量达96%以上即可并入管网供气。2017年5月,在上海林海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下,阜南县农业废弃物沼气与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获批立项。该项目总投资10.44亿元,在全县布局建立了8个生物天然气生产站及1个中心站,年产天然气5000万立方米以上。
石家庄宏胜达新能源有限公司,遵循可持续化发展要求,专注生物质能源的研究,现主要生产大力士生物质燃烧器、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生物质能源设备;如果您的生物质燃烧器使用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您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