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晋宁区双河彝族乡到夕阳彝族乡的道路上,陈贵发和他的工友们在忙着把农户堆放在田埂边的小荚豆秸秆装车。每天早上从8点开始,到晚上7点结束,他们要运送近20吨秸秆。
秸秆处置遇难题
双河彝族乡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乡镇。今年,当地的小荚豆总种植面积超过一万亩。
小荚豆每年可种植两茬,生长周期4个月左右,一茬亩产1.5吨左右,批发价为7元到10元一公斤,一茬亩产值在0.8万元到1万元,一亩地一年的产值可达1.5万元到2万元,每个种植户年收入可达8万元。目前,小荚豆已成为双河乡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进入5月,第一茬小荚豆已经完成收获,田埂边也堆满了小荚豆秸秆,从双河彝族乡一直到夕阳彝族乡的路边随处可见。“以前都是农户一烧了之。”双河彝族乡有关负责人说,农户焚烧秸秆极易引火烧山,不烧秸秆就会耽误小荚豆第二茬的种植,如何及时合理处理小荚豆秸秆成为大难题。
遇到相似问题的,还有六街镇的烤烟种植户。
六街镇每年的烤烟种植面积约为3000多亩,按每亩产生60公斤秸秆来算,每年要产生180余吨烤烟秸秆,这些废弃的烟杆处置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耿春林是当地的烤烟种植户,今年他们家又种了10亩烤烟。“往年产生的烤烟秸秆要么烧了,要么随意丢弃,这样会污染空气和水源。怎样处理这些秸秆很让人头痛。”他说。
制肥还田为发展添助力
“农户要发展,环境也要保护。”双河彝族乡党委认为,“源于田,利于农”,才是秸秆应有的归宿。
以前的秸秆还田方式较为粗放,要么粉碎,要么焚烧。但是粉碎的投入成本过大,农户并不认可;而焚烧影响空气,不利于环保。
经过不断地走访调研,双河彝族乡党委找到了生产加工有机肥的公司来回收秸秆,然后制作成有机肥。
“有机肥在地里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机质,真正实现了小荚豆秸秆变废为宝。”双河彝族乡宣传委员张自有认为,秸秆变农家肥,可以解决农户地里的垃圾问题,减少农户自己焚烧秸秆的行为,从而有效杜绝火灾隐患,还能防止大气污染,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更为难得的是,经过反复沟通,该企业同意出资补助运输车辆,当地农户只需把秸秆放到公路沿线便于装车的地方,就有人把秸秆统一装车运送到企业,经过与畜禽粪便混合发酵后做成有机肥。
种了10多年小荚豆的李学金提起集中收集秸秆这件事可以说是“赞不绝口”。“往年我们的秸秆都是半夜三更在田里晾干,人累不说,还要耽误劳动力。今年政府来拉了,我们就不需要晾了,只要把秸秆抱到路边就有人拉走,减少了我们很多工作,腾出时间来休息和为第二茬种豆作准备。政府的措施越来越好啊!”他说。
废物利用为美丽乡村“加油”
秸秆还田、还农,在晋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2017年,双河乡荒川烤烟合作社就已建成秸秆生物质新能源燃料加工厂,每年可回收利用烟、玉米及其他作物秸秆等生产产能1500吨,在晋宁区基本达到了充分回收利用秸秆生物质燃料烘烤烟叶的目的。
在晋宁区财政、农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六街镇在大庄村建成一座生物质颗粒加工厂,让烤烟秸秆变废为宝。目前,加工厂生产效率可达到日产8—9吨,每年可回收利用烟、玉米及其他作物秸秆等生产产能590吨,回收率达到100%,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料,为六街、晋城生物质烤房提供燃料保障。
据了解,相比于传统的煤炭燃料,使用生物质燃料烘烤烟叶对环境的污染更小,烘烤成本也下降60%左右。六街镇的加工厂2020年共产出生物质颗粒184.92吨,在上级补助0.2元/公斤的基础上,烟农的烟叶烘烤成本进一步降低。
晋宁区探索秸秆还田为美丽乡村发展助力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可以看到,农民富、风景美、乡村发展好的美丽图景,正在晋宁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石家庄宏胜达新能源有限公司,遵循可持续化发展要求,专注生物质能源的研究,现主要生产大力士生物质燃烧器、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生物质能源设备;如果您的生物质燃烧器使用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您来电咨询。